近年來,仿冒釣魚網站在證券行業(yè)現身,并呈現出日益猖獗的態(tài)勢,給券商的網絡信用帶來了極大挑戰(zhàn)。不過,來自中國防釣魚網站聯盟的信息卻顯示,與釣魚網站總體呈現持續(xù)增長態(tài)勢相反,證券類釣魚網站卻持續(xù)呈現下降趨勢。
數據顯示,證券類釣魚網站2011年6月較5月銳減60%,較4月相比銳減69%,連續(xù)兩個月呈現下滑趨勢。截至2011年6月底,聯盟累計認定并處理釣魚網站54430個。其中,6月,聯盟認定并處理釣魚網站4312個,同比暴增628%。
與此同時,記者從“可信網站”驗證管理機構中網(knet.cn)獲悉,截至2011年6月底,我國正規(guī)證券類網站累計完成“可信網站”驗證的數量達57家,約占我國正規(guī)券商網站總數的54%,較5月相比增幅達30%。當前“可信網站”驗證已經成為我國證券業(yè)的共識。
然而,有業(yè)內人士分析稱,目前工商銀行、光大銀行和中國銀行等銀行以及基金、期貨公司均為釣魚網站的重點仿冒對象,我國銀行、基金、期貨等其他類型的金融公司“可信網站”驗證比例亟待提升。
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秘書處相關負責人表示,釣魚網站數量與“可信網站”驗證數量呈現較強的“負相關效應”。正規(guī)券商實施“可信網站”驗證的數量越多,證券類釣魚網站的數量越少,網民上當受騙的概率就越低。
|